8月9日,四川國家級雜交水稻制種基地建設工作推進座談會在成都召開,農業部副部長余欣榮出席會議并講話。他指出,當前我國種業正處于傳統種業向現代種業轉型升級、種業大國向種業強國邁進的關鍵時期,加強制種基地建設,事關國家供種安全,要以負責態度、務實作風把優勢制種基地建設這一國家決策規劃好、建設好,早日發揮效益。 余欣榮強調,在當前耕地、水、勞動力等資源約束不斷加劇的情況下,迫切需要加快建設標準化、規模化、集約化、機械化的優勢制種基地,要高度重視當前制種基地面臨的基礎設施薄弱、機械化程度低、加工能力不足和監管能力不強等一系列問題,各級農業部門、種子管理機構以及種子企業,務必增強危機意識和責任意識,全力以赴推進國家級制種基地建設。 四川省在建設現代種業強國中具有重要地位,全省雜交水稻制種面積約占全國的四分之一,種子產量超過全國的30%,對保障國家雜交水稻供種安全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推動四川國家級雜交水稻制種基地建設,既是四川種業發展的重大機遇,也是全國現代種業發展的戰略重點。余欣榮對下一步工作提出五點要求:一是推進規劃項目化。細化基地布局,建立制種優勢保護區,力爭“成熟一片,建設一片,見效一片”;加強項目儲備,做到“儲備一批,建設一批”;強化土地整理、綜合開發、高標準農田等資金整合,加快規劃建設進度。二是加強規劃溝通。強化部、省、市、縣及各部門間的溝通銜接,確保基地建設各項政策有效落實。三是強化基地管理。借鑒甘肅國家級雜交玉米制種基地建設和管理經驗,將基地管理上升為政府行為,形成合力;健全農業、公安、工商等部門協作機制,加大基地整治力度;引導大中型種子企業向基地集中,建立優勢基地與優勢企業的穩定關系;強化制種隔離監管等措施,確保種子質量。四是推進機制和政策創新。強化財政、金融、稅收、保險等支持,構建政策支持體系;強化企業人員培訓,提高企業人員技術及管理水平。五是加快制種關鍵技術研發。研究應用制種全程機械化、過程控制智能化、信息管理網絡化技術,共同努力打造我國制種“國家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