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辦,中國農學會、中國種子協會、黑龍江科協、黑龍江農委、黑龍江農科院承辦,全國13個全國學會協辦的種業科技創新與產業發展專家論壇在黑龍江省哈爾濱市舉行。

農業部副部長、中國農學會會長張桃林在講話時說,我國持續保持農業穩步發展的好形勢,農業科技進步貢獻巨大,以良種為代表的科技成果推廣功不可沒。目前,我國糧食單產增加對總產提高的貢獻率達到85.8%,科技進步對農業增長的貢獻率達到53.5%,良種在科技進步貢獻率中所占比例達到43%以上,標志著科技進步已成為引領和支撐我國現代農業加速發展的主要力量。
張桃林指出,隨著全球化進程的加快和現代科技的迅猛發展,科技創新的要素在全球范圍內加快流動和整合,我國種業創新正面臨日益嚴峻的挑戰,必須切實把農業科技創新擺上重要戰略位置,把種業科技創新落實到具體行動中,緊緊圍繞農業生產實際,突破關鍵技術瓶頸,做大做強現代種業。
張桃林強調,加快種業科技創新,必須創新體制機制,完善政策措施,加快推進種業產學研相結合、育繁推一體化,全面提升現代種業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水平。重點要加快建立中國特色的種業科技創新體系,以完善利益分配機制,特別是知識產權管理和成果評價體系為核心,推進基礎材料創制、品種研發、良種繁育、示范推廣等一體化,構建以產業為主導、企業為主體,產學研相結合、育繁推一體化,風險共擔、收益共享、分工明確的現代種業科技創新體系,包括以科研單位為主體的育種基礎理論、共性技術和高技術研究體系和以企業為主體的商業化育種研發與應用體系。加快強化種業基礎性研究,加強種業基礎性和公益性研究的穩定投入,加大種質資源搜集和保護、鑒定,加強種質基因資源規模化發掘利用,深化育種理論方法、生物技術、種子生產加工和檢驗技術等基礎性前沿性研究,開展優勢雜交育種與分子育種技術研究,強化常規作物品種和無性繁殖材料的選育。加快提升種子企業創新能力,支持育繁推一體化種子企業聚集育種材料、技術、人才等要素資源,擴大商業化育種規模,快速提升種業科技創新能力;鼓勵和推進種子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建立自己的科研育種體系,扶持育繁推一體化種子企業育制種條件能力建設,加快推動一批規模化、標準化、機械化、集約化的育制種基地建設,全面提升企業育種創新的基礎設施水平。加快推進產學研深度結合,引導企業與科研教學單位共建聯合創新平臺,推進科技成果向企業轉移;創新種業產學研結合的組織模式,以品種為紐帶,逐步形成“分工明確、布局合理、協作緊密、運轉高效”的產學研合作格局;充分發揮中介機構等組織的橋梁紐帶和促進作用,構建面向種業行業與全社會的信息網絡平臺;積極發揮種業領域知識產權戰略聯盟的作用,促進和規范科研成果轉讓。加快新品種新技術推廣應用,建立科研成果轉化交易公共平臺,加速公共財政支持形成的新技術新品種轉化應用;充分發揮種業企業在良種培育、成果轉化和技術推廣中的作用;以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示范縣、高產創建示范片、園藝作物標準園等為依托,強化良種良法集成配套,加快推進新品種試驗示范與推廣應用,提高良種覆蓋率。
中國科協副主席、常務書記程東紅要求,中國科協及其所屬學會要發揚學術民主和求真務實的科學精神,探索搭建產學研用結合、高水平、多元化的現代農業科技交流創新平臺,針對推動農業發展的核心技術和研發體制機制等問題,充分發揮學術、人才和智力優勢,協同創新,積極促進農業科技創新和推動經濟發展。
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戴景瑞在報告中認為,現代種業是一條完整的產業鏈,沒有貫穿于種業全產業鏈的科技創新,就沒有現代種業,沒有現代化的管理思維和觀念,也不會有現代種業,必須科技創新和管理創新同步推進;對種業產業鏈上、中、下游科技創新的支持或扶植,既要找準薄弱環節,更要抓住難點和關鍵;對企業的扶持政策要以企業自力更生為主,政府財政和政策扶植為輔,重點扶植育繁推一體化、管理完善、遵紀守法、業績突出的大型種子企業,引導企業實行聯合、合并、兼并重組、跨行業投資融資,做大做強;對具有創新優勢的大專院校,要充分發揮其現有的優勢,保持我國種業的競爭力和對現時農業生產的支撐力,并逐步引導其向種業上游轉移,發揮其創造力;推動種業科技創新必須抓好種質創新,走規模化、工程化的路子,加強種質資源、知識產權和專利技術的保護,強化產學研的聯合和合作,培養現代種業的科技創新人才和高層管理人才。
中國農業科學院副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劉旭針對糧食安全和可持續發展問題提出,國家扶持糧食生產應納入公共財政投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提高種糧積極性;加快科技成果轉化,提高綜合生產能力的科技支撐;加強國家財政收入,提升國家糧食安全的條件支撐能力;加深體制改革,建立糧食安全預警預測機制。
中國工程院院士喻樹迅介紹了通過科技創新做強做大棉花種業,支撐整個國家棉花產業的成功經驗。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所所長萬建民等專家針對我國作物分子育種進展、國內外轉基因技術發展、作物優良性狀的選育、耕作制度改革對優良品種的需求、國際種業知識產權制度、我國的商業化育種和實踐作了精彩報告。與會代表還圍繞種質資源保護開發、現代育種技術,種子基地建設和種子加工技術、種業育繁推一體化建立和體制機制創新等專題進行了深入研討,并參觀了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的現代育種示范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