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18日上午,“登海種業開創中國玉米高產道路40周年紀念暨玉米高產攻關協作會議”在位于山東省萊州市的登海種業總部隆重召開。
參加這次會議的人員包括:農業部全國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山東省農業廳、煙臺市、萊州市有關領導,農業部玉米專家指導組成員,中國作物學會栽培委員會玉米學組成員,玉米栽培界的部分老專家,黑龍江、吉林、寧夏、山東省農科院的專家,山東農業大學、青島農業大學等單位的玉米栽培專家,登海種業各子公司、分公司、各部門負責人。
這次會議的主要內容是:總結登海種業40年來在開創中國玉米高產道路、趕超世界先進水平的偉大歷程中取得的輝煌成就與寶貴經驗;承前啟后,繼往開來,在今后的玉米高產攻關中,與全國各地的專家加強合作,在開創中國玉米高產道路方面取得新成果、實現新突破,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做出新的貢獻。
上午9時30分,會議隆重開幕,萊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長王宏銘首先致辭。他代表萊州市委、市政府對這次會議的召開表示熱烈的祝賀,對各位領導與專家蒞臨萊州市表示熱烈的歡迎,對長期以來關心和支持萊州市農業發展的各位專家表示衷心的感謝。他指出,40年來,登海種業專心致力于玉米育種與高產栽培研究,多次刷新全國與世界夏玉米高產紀錄,創造了顯著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希望登海種業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加強與大專院校、科研單位的合作,加快玉米新品種選育與推廣,為振興民族種業做出更大的貢獻。
山東省農業廳副廳長王登啟在大會上講話。他指出,40年來,登海種業創新團隊在開創中國玉米高產道路、趕超世界先進水平的征程中取得了輝煌的成就,對山東省以及全國的糧食生產做出了重要的貢獻。玉米高產攻關的實踐證明,玉米增產潛力巨大;保證國家糧食安全,玉米增產可以做出很大的貢獻。近幾年,在山東省實施的玉米高產創建及良種大賽中,登海種業提供了許多高產品種。四十年來,李登海耐得住寂寞,歷經坎坷,堅忍不拔,不懈追求,從一名農民技術員成長為已經為社會貢獻上千億元、為國家糧食安全提供了重要支撐的開拓者。科學探索的道路永無止境,希望登海種業創新團隊繼續發揚勇于攀登的精神,瞄準世界玉米科技前沿,繼續致力于玉米育種科技創新,并取得更加優秀的業績;同時,也懇切地希望各位領導、專家繼續關心與支持山東玉米科研、成果推廣,加強合作,協同創新。
山東登海種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登海在大會上做了題為“高舉‘開創中國玉米高產道路’的旗幟,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奮斗”的報告。
李登海全面回顧了登海種業開創中國玉米高產道路40年的艱辛歷程、輝煌成就與成功經驗。他指出,40年來,我們取得的成功經驗,一是通過玉米高產攻關,發現了平展型雜交玉米的產量能力高限;二是通過玉米高產攻關,找到了平展型玉米雜交種產量上不去的原因;三是通過高產攻關,在全國率先發現了緊湊型玉米雜交種的高產潛力;四是通過高產攻關,先后多次創造了我國夏玉米高產紀錄;五是通過高產攻關實踐,總結出了緊湊型玉米雜交種較平展型玉米雜交種在高產因素方面的五大突破,即種植密度的突破、葉面積指數的突破、經濟系數的突破、高密度情況下單株生產能力的突破、高產能力的突破;六是通過高產攻關實踐,證明了利用緊湊型玉米是提高我國玉米產量的有效途徑,確立了緊湊型玉米雜交種是我國雜交玉米高產品種選育的方向,促進了我國雜交玉米高產品種的升級發展,推動了我國雜交玉米育種的科技進步;七是通過高產攻關,促進了夏玉米區一年小麥、玉米兩季創高產的發展;八是通過高產攻關,我們開辟出了一條畝產從500公斤到1400公斤的我國玉米高產道路,為我國雜交玉米的高產品種選育和高產栽培技術攻關開了河、引了路;九是通過高產攻關,促進了緊湊型玉米雜交種在全國的大發展;十是通過高產攻關,為我國雜交玉米大面積高產提供了經驗,樹立了樣板,促進了我國玉米高產競爭的發展,為中國農民奪取玉米高產提升了信心。
李登海還提出了今后繼續開創中國玉米高產道路的打算。他指出,總結過去,我們倍感自豪;展望未來,我們倍感自信!“開創中國玉米高產道路、趕超世界玉米先進水平”,一直是登海種業的理想與追求,也是登海種業對國家、對人民盡職盡責的基本任務之一;選育具有高產突破能力的雜交玉米新品種,一直是我們多年研發的不朽課題。登海種業將在開創中國玉米高產道路方面努力奮斗,繼續開展夏、春玉米區的高產攻關,繼續在夏玉米區實現一年兩季雙高產的攻關,繼續在緊湊型高產玉米新品種的選育研發上進行攻關。登海種業正在積極整合和創新高產品種的育種資源,選育一批更加具有高產能力特色的新品種,為在全國各地的高產攻關提供新的后援。登海種業長期以來以夏玉米高產攻關為主,今后,我們計劃在全國各地的不同生態區,特別是春玉米區,與全國玉米栽培專家協作進行高產攻關研究,以期在全國不同生態區為雜交玉米創造高產新紀錄,開創新路子。登海種業將通過提供高產玉米新品種與部分科研經費,結合各位專家的研究與實踐,以協議的形式,與全國各地的專家進行合作,共同致力于玉米高產攻關,共同開創全國不同生態區的雜交玉米高產道路。
趙久然、李梅森、董樹亭、宋同明、胡昌浩、孫世賢、劉紹棣、李少昆、王慶成、王璞、周世浩、劉恩訓等與會領導與專家先后在會議上發言,回顧和評價了登海種業歷經40年、開創中國玉米高產道路的輝煌歷程與成功經驗。大家指出,40年來,登海種業對黨、對國家、對人民、對事業無限忠誠,堅定信念,追求理想,不畏困苦、艱難與失敗,不斷創造新成就,取得新業績。登海種業多年來持續不斷地開展玉米高產攻關,這在國際、國內同行中都十分罕見。與此同時,40年凝聚的登海精神,令人欽佩與折服,值得全國種業界同仁景仰與學習。今后,相關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將加強與登海種業的協作,共同推進開創中國玉米高產道路的偉大事業。
登海種業董事長李登海、高科院副院長唐世偉向與會領導、專家介紹了公司高產玉米新品種選育方面的最新動態、成果與實力,引起了與會代表領導與專家的強烈關注與濃厚興趣。
會議宣讀了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農業大學教授戴景瑞等因特殊原因未能蒞臨會議的領導與專家發來的函電。
會議由登海種業高科院副院長柳京國主持。
煙臺電視臺、煙臺晚報“今日萊州”、萊州電視臺等新聞媒體全程采訪了這次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