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精細播種 1、播前準備 (1)適時造墑 在麥收前15~20天澆足澆勻麥黃水,為足墑播種作好準備。麥收后視墑情及時灌溉,確保足墑勻墑。 (2)及時整地,施足底肥 麥收后及時用圓盤耙等機械整地,結合整地可將土雜肥作為底肥施入。每畝施用優質腐熟圈肥3000~4000公斤。 (3)備足肥料 施肥總量按每生產100公斤籽粒需純氮3.0公斤、五氧化二磷1.5公斤,氧化鉀3.0公斤的比例計算,生產900公斤玉米籽粒,每畝需施氮(N) 27公斤,磷(P2O5) 13公斤,鉀(K2O)27公斤,即折尿素(N46%) 59.4公斤,磷肥(P2O5 12%)113.4公斤,硫酸鉀(K2O 50%) 54公斤。如施用復合肥和專用肥可按以上數量按比例進行折算。另外,每畝再增施1公斤硫酸鋅。 2、良種選擇與種子處理 (1)品種選擇 登海種業最新選育的超級玉米新品種。 (2)種子處理 選用大小一致的籽粒,種子的發芽率應在95%以上,播前用玉米專用種衣劑拌種。 3、合理密植,適期播種 要因地制宜采用合理的搶種方法。具體方法主要有兩種,一是麥收后先用圓盤耙淺耕滅茬然后播種;二是麥收后不滅茬直接播種。麥收后搶茬直播,行距60cm,株距24.6cm,播種密度4500株/畝。若按套種行直播根據行距確定株距。播種時要注意做到:墑情好,深淺一致,播深3-5cm,覆土嚴密。為確保苗齊、苗全,播后根據土壤墑情澆蒙頭水。 4、施用化學除草劑,防除雜草 播種后出苗前地表噴灑除草劑,施用的除草劑有: (1)乙草胺 乙草胺(50%乳油),每畝用量150-200毫升。乙草胺主要防治一年生禾本科雜草,對雙子葉雜草防效差。 (2)乙莠水 乙莠水是阿特拉津與乙草胺的混配劑。每畝用量200-300毫升。 除草效果可達98%以上。土壤墑情好時,藥效更明顯。 二、田間管理 1、苗期管理 ①及時間苗、定苗 一般情況下可以把握3片可見葉時間苗,5片可見葉時定苗。為確保收獲密度和提高群體整齊度及補充田間傷苗,定苗時要多留計劃密度的5%左右,其后在田間管理中拔除病弱株。 ②及時中耕、除草 定苗前后中耕易淺,一般5cm左右,以防“芽澇”;拔節期前后中耕應深些,行間可達10cm左右。苗期一般中耕2次,達到破除板結,疏松土壤,促進根系發育的目的。 ③及時追肥、澆水 苗期追肥量,原則上磷、鉀肥全部施入;高產田一般不高于總追氮量的20%~30%。玉米苗期追肥除速效氮肥外,應重視速效磷、鉀肥的配合施用。 苗期追肥一般采用溝施或穴施。化肥施用深度應大于5cm。可以在距玉米植株10cm處開溝,將肥料一次施入,覆土蓋嚴,提高肥效。 苗期的澆水次數可掌握在1~2次,澆水時切不可大水漫灌。苗期遇澇,應及時挖溝排水,解除漬澇,并及時中耕,以便還苗。 ④及時防治病蟲害 玉米苗期蟲害主要有地老虎、粘蟲、蚜蟲、薊馬等。 防治方法為:播種時使用毒土或種衣劑拌種。出苗后可用2.5%的敵殺死800~1000倍,于傍晚時噴灑苗行地面,或配成0.05 %的毒砂撒于苗行兩側,防治地老虎。用40%樂果乳劑1000~1500倍液噴灑苗心防治蚜蟲、薊馬、稻飛虱。用20%速滅殺丁乳油或50%辛硫磷1500~2000倍防治粘蟲。 玉米苗期還容易遭受病毒侵染,是粗縮病、矮花葉病的易發期。及時消滅田間和四周的灰飛虱、蚜蟲等,能夠減輕病害的發生。 ①拔除弱株,中耕促根 高產田種植密度偏大,由于種子、地力、肥水、病蟲為害及營養條件的不均衡,不可避免的產生小株、弱株,應及早拔除,以提高群體質量。 穗期一般中耕1~2次。拔節至小喇叭口期應深中耕,以促進根系發育,擴大根系吸收范圍。小喇叭口期以后,中耕宜淺,以保根蓄墑。 ②重施穗肥 高產田穗肥占氮肥總追施量的50%~60%,一般每畝追標準氮肥40公斤。氮肥施用過淺和過深均不好,以深施10cm左右的產量最高。穗期追肥一般距玉米行15~20cm,條施或穴施,缺墑時應施后隨時灌溉,提高肥效。 ③及時澆水和排灌 玉米穗期階段要灌好兩次水。第一次在大喇叭口前后,正是追攻穗肥適期,應結合追肥進行灌溉,以利于發揮肥效,促進氣生根生長。第二次在抽雄前后,一般灌水量要大,但也要看天看地,掌握適度。 玉米穗期雖需水量較多,但土壤水分過多,濕度過大時,也會影響根系活力,從而導致大幅度減產。因此,多雨年份,積水地塊,特別是低洼地,遇澇應及時排除。 ④防病蟲 玉米螟一般在小喇叭口期和大喇叭口期發生,可在9~11片展開葉期間,用3%的呋喃丹顆粒劑或2.5%的辛硫磷顆粒劑撤于心葉叢中防治,每株用量1~2g。 3.花粒期管理 ①補施攻粒肥 攻粒肥一般在雌穗開花期前后追施,以速效氮肥為主,追肥量約占總追肥量的10%~20%,注意肥水結合。高產夏玉米生育后期需肥量較大,對灌漿期表現缺肥的地塊,還可采用葉面追肥的方法快速補給。 ②及時澆水與排澇 玉米花粒期應灌好兩次關鍵水:第一次在開花至子粒形成期,是促粒數的關鍵水;第二次在乳熟期,是增加粒重的關鍵水。花粒期灌水要做到因墑而異,靈活運用,砂壤土、輕壤土應增加灌水次數;粘土、壤土可適時適量灌水。 子粒灌漿過程中,如果田間積水,應及時排澇,以防澇害減產。 ③拔除空株 為減少空株對光、水、肥等資源的競爭和消耗,在授粉10天以后,對全田植株逐一檢查,發現空株將其拔除,以達到提高群體產量的目的。 ④防治蟲害 玉米抽雄、開花期是玉米螟、棉鈴蟲、粘蟲、蚜蟲等多種害蟲的并發期,防治玉米螟、棉鈴蟲、粘蟲,可用40%敵敵畏0.5kg加水400kg灌穗;防治蚜蟲可用氧化樂果0.5kg兌水1000kg噴霧。 玉米收獲過早會導致生育期不足而減產。玉米子粒生理成熟的主要標志有兩個,一是子粒基部黑色層形成,二是子粒乳線消失。 適期收獲的玉米子粒飽滿充實,子粒比較均勻,小粒、秕粒明顯減少,子粒含水量比較低,便于脫粒和儲放,商品質量會有明顯提高。 |